首先,数据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化的过程。并且很看天赋和数据敏感度。在这里我就简单说下数据分析的几个简单的要点。
信息流广告的良性循环:烧钱——出效果——再烧钱——再出效果。很多朋友钱烧了,效果没出,一直卡在效果(也就是获客成本)环节!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其中一个重要流程不能不提,那就是数据分析。
一提数据分析,无论甲方朋友还是乙方朋友,甚至是运营朋友,很直观的体验就是一系列复杂流程。
多维度数据监控;多时段流量趋势判断;同比,环比,各种比数据;洞察明晰各种数据波动;各种对应调整创意、出价、预算、文案、落地页、定向;复盘分析,上新调整。。。。。。
很麻烦,很头疼有没有。就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个思路,抓几个要点,将数据分析“简单化”。我们看三个关键环节。
尽管信息流账户后台有多重付费模式,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,相当一部分账户都会直接用OCPM。具体原因不是本文要讲的,先继续说。展现是其中一个核心数据,很简单的一个道理,无展现,无一切。展现越多覆盖人群也就越多,人群越多才意味着更多的获客可能。
根据行业基本出价,大概有个展现的表现,如果表现连基础值都没过的话,直接查定向去吧。大概问题八九不离十的在定向上面。要么调整,要么放宽范围,然后再测。
展现有了,那么看看点击表现如何。
原理如下:广告展现给客户了,客户点击数量多,证明你的创意客户有兴趣。点击量小,证明客户兴趣乏乏。
那么为什么客户没有兴趣呢?两个方面查原因,**你定向定错了,广告没有触达你产品的目标人群;第二广告触达了目标人群,但是还是没人点击,证明你的创意做的不够好,不够吸引人。
找到原因后,那么就做相应的调整吧。
有了展现和点击,最后看转化。如果展现和点击都过关了,转化还不好,那基本可以确定问题出在落地页上了。可以再做下观察,还不行就停计划吧。停了计划做什么呢?调整落地页。修改落地页或者新做一版。
注意一点,换落地页时停时段不停计划。
信息流广告不是瞬时动作的东西,账户不能频繁调整,以免模型损坏。单个计划一天之内尽量不要做频繁的调整。如果效果不稳,那么在预算接受范围内观察,效果确定有问题就停掉上新,如果还有挽救希望就换时段再测。
数据分析是很复杂的过程,本文简化分析过程,目的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串联各个环节,提纲挈领才不至于迷失在一大团数据当中。掌握了主线也更有助于各个环节各种方法的分析评测。
信息流广告数据分析,主要看的数据有这么两方面。后台的人群特征报表和每日转化数据。
其中后台的人群特征报表,包括兴趣行为标签报表、人群报表、这些数据。因为信息流数据分析主要靠的就是对于人群用户分析的报表。你需要分析投放一段时间下来,具体哪些人在浏览点击的广告,他们的行为标签和兴趣标签,性别、年龄等,不然很难找准投放目标。
第二点就是投放了一段时间后,你有了转化数据,那就可以计算出每日的转化成本,而做信息流投放,最重要的一个目标,就是降低资源转化成本,只有成本降下去了,固定预算内产生的业绩才会上升。